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官网-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引领聚合力 实践赋能育新机——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党支部与福建省教育装备与基建中心党总支开展联学共建活动

来源: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发布日期:2025-11-05浏览人数:147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党员使命担当,凝聚教育装备领域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合力,11月1日至3日,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党支部与福建省教育装备与基建中心党总支联合开展“牢记嘱托守初心,砥砺奋进新征程”联学共建(现场教育)活动,双方党员干部共同踏上这场精神洗礼与思想淬炼之旅。

  追思榜样事迹,感悟初心使命——走进谷文昌纪念馆

  活动首站抵达漳州市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员干部依次参观“昔日东山、执政为民、艰苦奋斗”等七大展厅。一幅幅泛黄的图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实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影像,生动再现了谷文昌同志带领群众苦干14年,战风沙、植绿林、兴水利的奋斗史诗。从荒芜沙丘到“绿色丰碑”的蜕变,让在场党员真切体会到他“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情怀,更读懂了“求真务实扎根一线、久久为功攻坚克难”的精神内核。

  在庄严肃穆的谷文昌塑像前,全体党员鞠躬致敬,面对鲜红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穿越时空,既是对先辈的缅怀,更是将“为民服务”信念融入教育装备事业的庄严承诺。协会党员同志感慨:“谷文昌同志用一生践行初心,我们更要把这种精神转化为推动教育装备普惠化的动力。”

  探寻振兴密码,汲取实践伟力——走访陈城镇澳角村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党员干部走进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实地解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密码。在村党员活动室,村党组织负责人介绍,该村以党建为“火车头”,立足海洋资源发展养殖、捕捞、旅游等特色产业,从偏远渔村蜕变为“人均年收入近6万元”的“海上明珠”。党员们先后察看村集体养殖基地、人居环境整治现场,重温总书记“把乡村振兴这件事抓好”的重要指示。

  厚植文化自信,深化忠诚担当——参观关帝文化产业园

  在关帝文化产业园,党员干部通过文物展陈与深度讲解,系统梳理关帝文化“忠义仁勇”的精神脉络。大家一致认为,其“忠诚担当、守信践诺”的内涵与新时代党员政治品格高度契合。福建省教育装备与基建中心党员表示:“教育装备是教育强国的基石,我们要以‘忠义’之心坚守教育初心,以‘仁勇’之举突破技术瓶颈,让每所学校都用上优质装备。”这种文化共鸣进一步凝聚了行业共识: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教育装备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数字化转型中彰显责任担当。

  学习改革经验,锚定创新方向——参观晋江经验馆

  在晋江经验馆,“历史回响”“实践探索”“未来展望”三大展区全景展现“六个始终坚持”的实践成果。从“县域经济”到“全国百强县前列”,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生动诠释了“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改革精神。结合泉州以“晋江经验”为引领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泉州模式”的实践,协会党支部提出:“要借鉴‘政企协同’机制,搭建教育装备产教融合平台。”同时学习晋江“精准施策”经验,针对农村学校开发适配性数字装备。

  凝聚共建共识,共绘发展蓝图

  此次联学共建通过“精神洗礼+实践调研+业务对接”模式,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参与党员纷纷表示,既汲取了谷文昌精神、晋江经验的精神养分,又明确了教育装备创新方向。协会党支部形成共识:未来将以三大举措深化合作:一是联合开展“谷文昌精神与教育装备为民服务”专题研讨;二是借鉴利川“数字+人才”培育模式,共同编写《乡村学校智慧装备操作手册》;三是搭建“政企校”协同平台。福建省教育装备与基建中心党总支负责人表示,将全力配合调研与项目实施,推动福建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聚合力,砥砺奋进新征程。此次联学共建不仅架起跨区域党建交流桥梁,更为教育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教育强国建设的道路上书写务实答卷。